十二月節氣:冬至
- 77
- Dec 2, 2017
- 1 min read
【節氣siao knowledge】
冬至通常在國曆12月21或22日,冬至這天,太陽幾乎直射南迴歸線,是北半球白晝最短,黑夜最長的日子。「至」有「最」的意思,因此冬至是冬天最寒冷的一天。俗諺常以冬至的天氣預測過年的天氣,如「乾冬至,濕過年。」這是指冬至這天如果是乾燥的晴天,過年就有可能下雨度過。
「冬至」是個重要的日子,台灣常說是「冬節」。俗話也道「冬至大如年」,有人把冬至稱為小過年。
冬至在傳統上會祭祖祭冬,形成搓湯圓的習俗,湯圓是沒有餡的小圓球狀,製成紅色和白色。湯圓象徵團圓,而吃湯圓也具有添歲的意義。南宋詩人陸游也在冬至一詩中注有「吃盡冬至飯便添一歲」,有同樣意義。
【從節氣學諺語】
「乾冬至,濕過年」:冬至這天如果是乾燥的晴天,過年就有可能下雨度過。但如果冬至下雨,過年那天就會放晴。
「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」:冬至吃過湯圓之後就象徵增加了一歲。
#十二月 #節氣
Comments